以前错怪性别社会构建理论了。一般的性别社会构建理论并没有要否认生理性别差异本身对认知产生影响和性别认同问题,它基础的含义是说并不存在“社会性别”,只存在生理性别,所有生理性别以外的性别特征都是基于刻版印象的总结。
否定所有生理性别影响的性别社会构建理论只是一种极端的解读,是忽略神经认知研究而一昧地思考哲学理论的结果。
我个人现在认为跨性别的判断关键一定涉及对生理性征的体验,不仅是MtF和FtM,性别酷儿(MtX/FtX)的判断也需要生理体验。女性性征没有那么男性性征突显,因而很多FtX没有体征的体验,但诸如希望停止月经这样体验的报告也很常见。
已经有足够的神经科学证据证明,性取向与性别认同是相互独立的[1],所以把性取向与性别联系在一起也是社会刻板印象的一部分。
如果你没有体验过对自身生理性别特征厌恶。那么你只需要告诉自己,并没有“男孩/女孩应该做的事”,并没有“男孩/女孩应该喜欢/擅长的东西”,并没有“男孩/女孩的打扮”,并没有“属于男孩/女孩的性格/人格特质”,所有这些只是周围社会文化不断灌输给你的一些错误概念。
而体验到对生理性别不适的姐妹们也应该这样告诉自己,性别并不包括服饰、性格和兴趣这些东西。
在任何一个性别中人格特质都是丰富多彩的。
[1] Ciocca G, Limoncin E, Cellerino A, et al. Gender identity rather than sexual orientation impacts on facial preferences[J]. The 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 2014, 11(10): 2500-2507.